Discuz! Board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2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漢服:服饰之美、文化之美

[複製鏈接]

1159

主題

1159

帖子

3486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34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3-3-13 16:12: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美丽,尚劳粉饰贺花神。”這是旧時江南民間道贺百花生日風尚盛况的写照。

3月27日是夏历仲春十五,恰逢“百花生辰”,各地春色满园、霓裳云集,一場場漢服勾當拉開了花朝節的序幕。

觀花朝嘉會

標致的花神登上氦气球,洒落缤纷花瓣,犹如“天女散花”般唯美浪漫;“十二花神”乘開花船,從蜿蜒坎坷的河流上徐徐驶過,带来春季的惊喜和祝愿;宋朝錢塘人李嵩的《听阮圖》中焚香、赏花、听琴等情形逐一回复复兴,尽顯宋人高雅的糊口美學……

當日,在浙江杭州西溪湿地,2021杭州西溪花朝節正式启幕,身着華丽漢服的俊男靓女,或驶船而過,或款款而行,或隔空飞花,從水、陸、空三個维度,立體式地来了一場花朝大巡游。

每一年早春,辦妥花朝節,几近都是杭州西溪國度湿地公司辦理委員會勾當清单里的“重頭戲”。花朝節是我國民間的岁時八節之一,是一個以赏花、护花為主題的傳统節日,一般在夏历仲春举辦。節日時代,人們结伴到郊野旅游赏花,称為踏青,密斯們剪五彩缤纷的纸粘在花枝上,称為赏红。作為漢族的首要民間傳统節日,這些年来,花朝節愈發获得旅客的青睐。而防疫噴霧器,垂垂地,每次花朝節呈現時,漢服必践约所致,恍如着一袭漢服,赴一場春约,才是花朝節的准确打開方法。

2011年,西溪湿地举行第一届花朝節勾當,從當時起便與漢服元素連系,到如今正好整10年。漢服與花朝節的搭配可谓完善,風行的傳统元素、赏人悦目標視觉體验,和這一系列大方勾當,都在傳承花朝節傳统文化的同時,充實彰顯了植根于西溪湿地的千年古韵文化。

赏漢服之美

“花朝+漢服”這對同伴,彷佛已成為了很多景區的開春“標配”,同日出色正在天下各地上演:江西南昌八大隐士景區,上百位漢服快樂喜爱者举辦花朝節典礼;第二届漢口里花朝節在武漢园博园揭幕,漢服方阵、花神海選、漢服走秀、漢婚演绎、古風歌舞、漢服阛阓等多項游樂交换勾當出色纷呈;兴山首届花朝節暨漢服拍照大赛在湖北省昭君村景區举行,身着漢服的青年男女走進景區打卡,與青山秀水组成為了一幅美好的画卷,掀起一場古風高潮;成都成華公园一样迎来一年一度的花朝節盛典,花神祭奠、簪花赐福、挂红祈福、花神献瑞,热烈不凡……

身在成都的砚滨纱漢服掌柜小龙,當日頭戴翼善冠,身着華丽的赤色明制漢服,似是從古代穿越而来的俊朗男人,斗志昂扬、衣袖翩翩。

“每一年花朝節都是漢服快樂喜爱者們的嘉會,‘同袍’們大風雅方地身着漢服出行,洒脱自若的气概會带给人無穷的想象和美感體验,這是只有真正穿上漢服,加入漢服勾當,才能亲身感觉到的漢服之下躲藏的文化内在和美的享受。”小龙笑着说,早年間圈中風行“衣洗澡神器,冠先行”的鄙谚,如今则改成“衣礼同行”。虽只是片字之差,却表露着“同袍”們對付傳统文化理念的存眷和器重。

“‘岂曰無衣,與子同袍’中,‘同袍’一词,已成為今世漢服快樂喜爱者互相之間的称号,有志同志合之意。 如今,民間傳统節日被‘同袍’們‘叫醒’,不只是花朝節,另有端五節、中秋節、七夕、冬至等,愈来愈多的傳统文化勾當與漢服交融,一種打扮审美已演酿成一種糊口立場,既是對傳统文化的宏扬,也使得那些悠远的文化意象渐渐重回公共視野。”

小龙地點的成都,可以说是當之無愧的“漢服”重镇。据统计,成都漢服圈今朝有靠近十万快樂喜爱者。恰是本地稠密的漢服文化空气和從小萌芽在心中的對漢服的爱好,终极讓小龙跨界入行,并是以留在了這座慢城,成為了一家漢服品牌的創業者。

“2008年先後,我真正接触漢服,被那份傳统之美感動。厥後,我在成都理工大學读硕士時,导師一向鼓動勉励指导我,并带我处处深刻考查。漢服日渐稠密的文化空气和一日千里的爱好,讓我终极兴起勇气,将快樂喜爱成长成了奇迹。”小龙笑着说,品牌名砚滨纱就是他的心之所向,“我的母校有一個砚湖,我想做砚湖邊纺纱织布的學子,經由過程推行民族文化,讓更多人感知到漢服的美感和魅力。”

探文化之潮

“漢服衣饰系统,在各個朝代都自有其特點。商周時代漢服形制是古典大气,秦漢時代是稳重肃穆,盛唐時代是風骚工致,大宋時代是婉约典雅,大明時代是華贵多彩,漢服活動中,快樂喜爱者們按照本身的爱好穿梭于各個朝代的衣饰中,配合構成為了繁芜的漢服系统。”西南民族大學博士钻研生郭周卿屡次介入民間漢服集團组织的各類漢服出行勾當,并将漢服文化回复活動作為其钻研的一大课題。

在他眼里,漢服回复是一場基于都會的文化思潮。但是傳统漢服的大袖翩翩、宽衣系带、穿法繁杂、電子遊戲,形制多样等特性,其實不合适現代都會人群简略快捷的糊口方法,漢服回复必定走向典礼化和節日化。

“纵觀各地域的漢服勾當,也都是基于傳统節日而開展策動與施行的。漢服勾當几近贯串所有重大的傳统節日,如春節、元宵節、花朝節、清明節、端五節、中秋節、重阳節和各類漢服出行日、漢服文化周等,這些具备怀念意义的節日都成為了着漢服出行的符合時代。”郭周卿说。

現現在,漢服活動以宏扬傳统衣饰之美、彰顯文化自傲為首要内容,吸引着泛博青年群體,現在各大高校都有自觉组织的漢服社團,愈来愈多的學生群體對中華民族傳统文化發生稠密樂趣。經由過程百香果茶包,社團,大學生以最快的速率熟悉和领會漢服,經由過程收除臭芳香球,集媒體之便當,敏捷成為漢服活動的主力軍。特别對現今的大學生群體,轻易經由過程漢服之美来激倡议對中國汗青文化的稠密樂趣,终极成為身體力行的推行者。

“自漢服回复勾當成长至今,漢服走入人們的平常糊口,正在成為一種糊口方法、一種時尚立場,影响着一代代青年人去自發领會和進修中國的優异傳统文化,建立文化自傲。人們恰是在寻求漢服之美、介入漢服勾當、推行漢服文化中,彰顯了积厚流光的民族衣饰之美、文化之美。”郭周卿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台灣服裝生產加工廠  

GMT+8, 2024-6-13 17:06 , Processed in 0.027232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